IF:17.1《NSR》西交大郭保林、赵鑫:按需热收缩、超声压电效应、程序性抗菌水凝胶促进感染性运动创面愈合
专栏:学术前沿
发布日期:2025-09-08
作者:创赛科研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容易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损伤。在受伤后,皮肤会激活多种细胞和生物分子来进行修复,但伤口若发生感染,就会导致慢性伤口和愈合延迟,尤其在动态环境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水凝胶因其结构和多功能性被看作是理想的伤口敷料,不过现有的水凝胶在智能伤口修复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复杂伤口条件下的按需治疗需求。


1757315237865014912.png

针对上述问题,西交大郭保林、赵鑫团队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声电效应的压电双网络坚韧水凝胶,通过掺入金纳米颗粒修饰的钛酸钡(BTO@Au)以及热响应性双网络结构,实现了按需热收缩和声电效应,从而能够促进感染关节皮肤伤口的愈合。这种水凝胶具备温度敏感软化、按需热收缩性能、高机械强度、良好组织粘附性、出色压电性、可调声电行为、可控光热性能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点。通过调控声电效应,水凝胶在短期内可以消除伤口细菌,在长期内则能促进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小鼠模型中,该水凝胶敷料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增强胶原沉积和促进血管生成,有效促进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皮肤缺损的愈合,为慢性关节皮肤伤口敷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策略。该文章于2025年3月31日以《Piezoelectric dual-network tough hydrogel with on-demand thermal contraction and sonopiezoelectric effect for promoting infected-joint-skin-wound healing via FAK and AKT signaling pathways为题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DOI: 10.1093/nsr/nwaf118

(1)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该研究以明胶衍生物和 PNIPAM 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双网络水凝胶敷料,用于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如图 1A,水凝胶由 UPy 修饰的 GU 形成第一网络,NIPAM 和 GMA 形成第二网络,且加入载金纳米颗粒的 BTO 纳米立方体(BTO@Au)。水凝胶在光热作用下可主动收缩,收缩力源于 PNIPAM 聚合物链。如图 1B,GMA 作为大分子交联剂,与 NIPAM 共聚并与第一网络相互作用,增强水凝胶机械强度。金纳米颗粒与 BTO 形成肖特基结,赋予水凝胶压电性能。如图 1C,通过高强度超声(1.5 W/cm²)触发压电效应,产生 ROS,有效解决皮肤伤口早期耐药细菌感染问题。

图1.png

图1 水凝胶制备、热响应收缩机制及慢性感染伤口应用示意图。(a)UNMx和UNMx/BAy水凝胶制备,U、N、M、BA分别代表GU、NIPAM、GMA、BTO@Au,x、y为GMA和BTO@Au浓度(mg/mL);(b)水凝胶热响应收缩原理,加热增强收缩效率,冷却固定收缩;(c)水凝胶治疗慢性感染伤口机制

(2)UNMX水凝胶的流变性能、拉伸强度和粘合强度

实验发现,GMA含量提升使UNMx水凝胶敷料储能模量和力学强度增加。角频率10rad/s时,UNM0储能模量约983Pa,GMA含量增至5mg/mL、10mg/mL、20mg/mL时,UNM5、UNM10、UNM20储能模量分别增至1354Pa、2124Pa、4179Pa(图2A)。拉伸测试显示,GMA含量增加使UNMx水凝胶敷料韧性提高,UNM0、UNM5、UNM10、UNM20韧性值分别为2.33kJ/M³、2.85kJ/M³、4.16kJ/M³、3.51kJ/M³,UNM10韧性最高(图2B)。猪皮搭接剪切测试中,UNM10/BA1组织粘附强度达9.59kPa,高于UNM10的8.22kPa(图2C),GMA含量从0增至5mg/mL、10mg/mL、20mg/mL时,UNM0、UNM5、UNM10、UNM20组织粘附强度从3.39kPa增至6.06kPa、8.22kPa、10.27kPa。为优化水凝胶敷料主动热响应收缩性能,设计利用GU中氢键在加热时提高收缩效率、冷却时固定收缩的机制,变温流变学测试验证(图2D)。室温下,水凝胶敷料储能模量随GMA含量增加而增加,含GMA的UNM5、UNM10、UNM20储能模量随温度升高降低,因GU中氢键断裂提高收缩效率;温度回到小鼠皮肤温度时,PNIPAM分子链保持塌陷状态,GU中氢键重新形成增加储能模量,固定收缩状态,提高热响应收缩效率;不含GMA的UNM0在32℃时储能模量急剧增加,40℃后缓慢降低,含GMA的UNM5、UNM10、UNM20因GMA交联影响收缩受限,对储能模量影响不大,高于40℃时,GU中氢键断裂成影响储能模量主要因素,储能模量随温度升高缓慢降低。综合考虑流变学性能、拉伸强度和组织粘附强度,选择UNM10进行后续研究。

(3) UNMX/BAy水凝胶的机械、导电和生物相容性

添加BTO@Au形成UNMX/BAy水凝胶敷料,显著影响其机械性能(图2E)。BTO@Au含量从0 mg/mL增至0.5 mg/mL、1 mg/mL、2 mg/mL时,UNM10、UNM10/BA0.5、UNM10/BA1、UNM10/BA2在60%应变下单轴压缩应力分别增至0.014 MPa、0.027 MPa、0.043 MPa、0.116 MPa,压缩断裂应变从95%降至82%、75%、67%,因BTO@Au限制聚合物链运动,增强强度并增脆性。拉伸试验中,BTO@Au含量增加时,UNM10、UNM10/BA0.5、UNM10/BA1、UNM10/BA2在50%应变下拉伸强度分别从4.24 kPa增至7.63 kPa、10.95 kPa、16.27 kPa(图2F)。电导率测试显示,BTO@Au含量对电导率影响显著(图2G)。不含BTO@Au的UNM10电导率为9.35×10⁻² S/m,BTO@Au浓度从0.5 mg/mL增至1 mg/mL、2 mg/mL时,电导率分别增至1.09×10⁻² S/m、1.27×10⁻² S/m、1.53×10⁻² S/m,表明可通过调整BTO@Au含量制备电导率可调的水凝胶。

(4) UNMX/BAY水凝胶的光热温敏性能

BTO@Au的掺入使UNMX/BAy水凝胶敷料具有优异的近红外(NIR)光热特性。图2H显示,在1.4 W/cm²的固定功率密度下,NIR照射600秒后,随BTO@Au含量增加,UNM10/BA0.5、UNM10/BA1、UNM10/BA2的温度增加值从2.8℃增至8.3℃、11.6℃,不含BTO@Au的UNM10温度变化不显著,表明光热性质源于BTO@Au。光热曲线在260-300秒间存在拐点,温度上升速率增加(图2I),归因于水凝胶温敏收缩,增加了单位体积的BTO@Au含量,提高光热转换效率。研究温度响应收缩时,将水凝胶敷料浸入去离子水中并加热。图2J显示,37℃下培育30分钟,随BTO@Au浓度从0增至0.5 mg/mL、1 mg/mL、2 mg/mL,表面收缩应变从67.09%降至62.57%、57.43%、51.67%。图2K显示,37℃下培育3分钟,随BTO@Au浓度增加,表面收缩应变从76.68%降至70.18%、65.21%、61.88%,总体趋势是BTO@Au含量增加,温敏收缩减弱,但所有样品收缩应变均高于仅在37℃下培育的样品。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热响应收缩性能优于普通热收缩材料。图2L和M显示,BTO@Au浓度为1 mg/mL时,37℃下培育30分钟后,UNM10/BA1内孔径从室温下的57.0μm降至21.0μm,证实其热响应收缩特性。超声加热不影响水凝胶热收缩特性,如第5天相似的伤口收缩率所示(图4A和C)。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水凝胶在超声刺激下保持优异的抗菌性能并调节细胞行为,超声产生的热量不影响水凝胶在伤口愈合中的多功能性。


图2.png

图2 UNMx/BAy水凝胶的表征与性能。(a)UNMx水凝胶不同频率下的流变性质;(b)UNMx水凝胶拉伸应力 - 应变曲线;(c)UNMx/BAy水凝胶在猪皮上的组织粘附强度;(d)UNMx水凝胶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质;(e)UNMx/BAy水凝胶单轴压缩应力 - 应变曲线;(f)UNMx/BAy水凝胶拉伸应力 - 应变曲线;(g)UNMx/BAy水凝胶电导率;(h)1.4 W/cm²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温升 - 时间曲线;(i)不同功率近红外激光照射下UNM10/BA1温升 - 时间曲线;(j)37℃热收缩时水凝胶表面应变;(k)45℃热收缩时水凝胶表面应变;(l)不同温度下UNM10/BA1孔径;(m)不同温度下UNM10/BA1的代表性SEM图像

(5)BTO@Au的声压电效应及UNMX/BAy水凝胶的体外抗菌性能

如图3 A和B,BTO@Au浓度增加,水凝胶敷料声压电抗菌率上升。UNM 10/BA 1和UNM 10/BA 2对MRSA和MDR E抗菌力超99.9%。

(6)声压电效应介导的UNMX/BAy对HFB细胞和巨噬细胞行为的影响

添加UNM 10/BA 1水凝胶敷料时,0.3 W/cm²和0.5 W/cm²功率密度超声可促进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分别达126%和135%(图3C)。划痕试验表明,在与UNM 10/BA 1水凝胶共培养下,0.3 W/cm²和0.5 W/cm²功率密度超声具有较好的细胞迁移效果(图3E)。定量分析显示,0.5 W/cm²超声处理使伤口闭合率达88%,显著高于其他组(图3D)。这表明UNM 10/BA 1水凝胶在0.5 W/cm²超声功率密度下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无超声处理时,UNM 10/BA 1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分化,促进向M2表型分化,可能与其压电效应的优异导电性有关(图3F和G)。


图3.png

图3 UNMx/BAy的声电效应调节作用。(a、b)分别为水凝胶对MRSA和MDR E.coli的杀菌率,经1.5 W/cm²超声处理;(c)为外源超声介导UNMx/BAy处理下的细胞活性;(d、e)为不同功率密度超声介导水凝胶处理后24小时的伤口闭合比率及细胞划痕代表性图像;(f、g)为不同处理条件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代表性图像及相对表达水平

(7)UNMX/BAy通过声压电效应促进MRSA感染小鼠颈部伤口愈合

研究了小鼠伤口闭合情况。如图4A,用组织活检打孔器在小鼠颈部制造直径8m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后进行各种处理。总体上,UNM10组较空白组有治疗效果,可能源于水凝胶敷料的密封性能及明胶组分促进细胞粘附和增殖。其他四治疗组中,UNM10/BA1+US+NIR和UNM10/BA1+US+NIR+C-US组伤口愈合效果显著更强。如图4C,第5、10、15天进行伤口愈合率定量分析。第5天,UNM10/BA1组伤口愈合率(65%)显著高于UNM10组(53%),可能因BTO@Au使水凝胶敷料导电性提高,利于生物信号传递,促进细胞迁移。第5天收集伤口部位细菌计数,评估水凝胶敷料抗菌效果。如图4D和S14,未经超声处理的UNM10和UNM10/BA1抗菌特性不显著,MRSA杀灭率仅1.66%。超声处理的UNM10/BA1+US组MRSA杀伤率超92%,表明声压电效应可通过产生高水平ROS提供优异抗菌效果。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进一步评价伤口愈合。如图4B中H&E染色图像,第5天各组均未形成完整上皮组织,伤口愈合处于炎性阶段,但UNM10/BA1+US、UNM10/BA1+US+NIR和UNM10/BA1+US+NIR+C-US组炎症浸润少,炎性细胞显著较少。第15天,空白组和UNM10组胶原密度显著低于其他治疗组。进一步定量分析(图4E)显示,UNM10/BA1+US+NIR+C-US组相对胶原密度(238%)显著高于其他组,对胶原沉积促进最佳。第15天,空白组和UNM10组未完成上皮再形成,UNM10/BA1+US、UNM10/BA1+US+NIR和UNM10/BA1+US+NIR+C-US组形成完整光滑上皮组织,特别是UNM10/BA1+US+NIR+C-US组,发育相对成熟毛囊,表明新形成皮肤组织功能化更好。数据显示,低功率超声通过两种协同机制促进毛囊再生:BTO@Au产生的压电场激活PI3K/AKT途径(图6D);收缩水凝胶产生的机械刺激增强机械转导途径,如整合素-FAK(图6D)。


图4.png

图4. 大鼠颈部全层皮肤伤口的治疗效果。(a)治疗初期及第5、10、15天伤口的代表性图像;(b)第5、10、15天伤口的H&E染色图像及第15天的Masson三色染色图像;(c)第5、10、15天伤口闭合比率;(d)第5天体内抗菌比率;(e)第15天伤口处胶原密度

8)不同治疗组创面愈合过程中ROS、TNF-α和VEGF的体内表达水平及血流灌注统计

通过体内ROS染色评估水凝胶敷料对伤口炎症的调节。如图5A,第5天用DHE探针评估伤口组织ROS水平,渐进式治疗策略使体内ROS水平降低,UNM10/BA1+US、UNM10/BA1+US+NIR和UNM10/BA1+US+NIR+C-US组红色荧光显著减弱,表明ROS水平显著降低,图5B定量分析也反映此趋势。第5天(图5A和C)和第10天通过免疫荧光分析TNF-α表达,第5天以空白组为对照,UNM10和UNM10/BA1组TNF-α相对表达水平均超75%,UNM10/BA1+US+NIR+C-US组TNF-α降低超90%,表明急性炎症快速抑制。通过VEGF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血管生成能力,如图5A和D,与空白组100%和UNM10组115%相比,UNM10/BA1组VEGF相对表达增至190%,与压电特性有关,微电场刺激调节生物信号传输,UNM10/BA1+US和UNM10/BA1+US+NIR组VEGF表达水平分别增至256%和268%,UNM10/BA1+US+NIR+C-US组VEGF表达达375%。如图5E,激光散斑流成像系统计算的血液灌注值,UNM10/BA1+US、UNM10/BA1+US+NIR和UNM10/BA1+US+NIR+C-US组分别为1223PU、1331PU和1640PU,显著高于空白组的638PU。


图5.png

图5. 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检测。(a)第5天体内ROS染色、TNF-α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多普勒成像代表性图像,第15天VEGF免疫荧光染色图像;(b)第5天体内相对ROS含量;(c)第5天相对TNF-α表达水平;(d)第15天相对VEGF表达水平;(e)第5天伤口区域平均血流灌注值

(9)UNMX/BAy通过声压电效应促进MRSA感染小鼠颈部伤口愈合的机制研究

RNA测序分析揭示了UNM10/BA1水凝胶在超声作用下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治疗后第10天收集伤口组织样本进行RNA测序,以使用Tegaderm敷料的颈部伤口为对照。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对照组与UNM10/BA1+US+NIR+C-US处理组之间的转录组存在显著差异(图6A)。火山图表明,共鉴定出253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250个上调,1285个下调(图6B)。热图分析显示了对照组和UNM10/BA1+US+NIR+C-US处理组伤口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聚类情况(图6C),水凝胶治疗组显著上调了与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相关的基因,包括Hif1α、Egf、Vegfd、Hgf和Spp1(图6C)。KEGG通路分析显示,UNM10/BA1+US+NIR+C-US处理组促进了与心肌收缩、PI3K-Akt、焦点粘附、HIF-1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富集(图6D)。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1259个上调基因集中在组织发育、表皮发育和上皮细胞分化的正向调控(图6E)。Western blot分析测试了收缩水凝胶释放的纳米颗粒的声电效应是否通过激活FAK和AKT信号通路促进慢性伤口愈合,从经对照、UNM10+US和UNM10/BA1+US处理的HFB细胞中提取蛋白,分析p-FAK、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图6F和G),结果显示,仅当水凝胶含有纳米颗粒时,超声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胞中p-FAK和p-AKT的表达(图6F),而UNM10+US处理组的p-FAK和p-PI3K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图6.png

图6. 声电效应介导的水凝胶治疗慢性感染伤口的RNA测序分析。(a)对照组与UNM10/BA1+US+NIR+C-US处理组间的转录组主成分分析(PCA);(b)火山图显示上调和下调基因;(c)热图展示UNM10/BA1+US+NIR+C-US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d和e)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的富集通路;(f)对照组、UNM10+US和UNM10/BA1+US处理组中HFB细胞的p-FAK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g)蛋白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


 研究小结 

本研究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压电双网络坚韧水凝胶敷料,其具有声电效应和按需热收缩特性,可用于动态感染慢性伤口的全程修复管理。该水凝胶由UPy-GU物理网络和NIPAM及GMA化学网络构成,具备高强度和韧性,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收缩与固定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在高强度超声刺激下,水凝胶可释放大量ROS以消除细菌;而在低强度超声刺激下,其能释放少量ROS并形成局部微电场,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治疗策略分为抗菌、促进伤口闭合和加速伤口愈合三个阶段。在MRSA感染小鼠模型中,UNM10/BA1+US+NIR+C-US组显著激活了FAK和AKT信号通路,有效促进了慢性感染伤口的愈合,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上一页:IF:14.1《Adv Sci》浙大林爱福:靶向PD-L1的仿生光响应温敏脂质体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下一页:IF:16《ACS》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志强教授团队:NIR-II工程化外泌体纳米治疗诊断探针用于原位胶质母细胞瘤的“定向爆破”

科研咨询+技术服务
公司专业提供从技术咨询、方案制定、实验实施,到结果分析、报告总结等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

医学实验服务
公司为客户提供医学科研的研究实施服务。公司拥有六大技术服务平台——疾病动物模型服务平台、医学分子...

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创赛生物 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让人类生活得更健康和更美好

联系我们

广州创赛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掬泉路3号国际企业孵化器A区702
电话:
020-3202 9909

手机:180 2452 3356

产品中心

扫码关注

1704848311194088584.jpg      1744178484532037199.jpg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