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四个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将两种可 3D 打印的聚合物结合到适合细胞生长的结构中。这些结构被称为细胞支架,被用于再生医学中,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来修复人体器官的损伤。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拉荷亚大学的创业公司 Nanovision Biosciences 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种新型视网膜假体的纳米技术,研究可恢复视网膜神经元的能力以响应光。
近日,湖南大学王柯敏(点击查看介绍)团队结合裂开型核酸适配体,构建了智能 DNA“纳米医生”用于高对比度、高特异性的活体肿瘤成像以及原位药物释放。毒性实验显示,该探针可特异性杀伤靶肿瘤细胞。
其中的研究焦点是设计生物相容性好、并且能对特定生物刺激(如生物信号、病理性异常)做出响应的材料,这些刺激响应可以增强材料和生物目标的作用或者激励药物的释放。图1 与生理学刺激因素相关的生理环境。
日前,自然出版集团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统计时间节点为 2015.12.01 至 2016.11.30)。下面来一起看看最新自然指数综合排名 TOP100 的排名情况(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在自然指数中没有按照地区进行区分;
该团队利用多巴胺原位聚合与 3D 打印生物支架表面矿化的特点,在 3D 打印的 Ca-P-Si 生物陶瓷支架表面上诱导出一层自均匀组装的聚多巴胺 / Ca-P 纳米层(图 3),使其兼具光热抗肿瘤的疗效及修复大块骨缺损的能力。
近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成本低廉、易于组装的活细胞成像设备。对于研究细胞如何对不同的刺激进行反应而言,能够进行细胞的实时成像至关重要。
“这种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制造出骨骼替代物。”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植入这种超弹材料8周后,发现有血管在支架中生长,这是保证成骨组织存活的必需步骤,同时大鼠自身存在的干细胞开始发生钙化,形成骨骼。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细胞膜修饰不仅很好地延长了纳米凝胶颗粒的血液循环寿命,而且使其拥有了类干细胞的肿瘤靶向功能,成为了“纳米细胞伪装者”。
![]() |
创赛生物 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
扫码关注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