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26.8 《AM》中国药科大学苏志桂/涂家生/姜雷:靶向病变巨噬细胞的纳米药物调节胆固醇稳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专栏:学术前沿
发布日期:2025-07-28
作者:创赛科研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的核心是斑块部位的异常脂质代谢,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壁中的滞留和修饰破坏了胆固醇稳态,并引发了一系列炎症反应。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巨噬细胞摄取后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特征。近年来,针对泡沫细胞的研究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重点,主要治疗策略包括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增强胆固醇外流和调节炎症反应。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在同步调节病变内的靶向治疗方面存在显著局限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调节胆固醇稳态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的综合治疗平台,对于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1753681096790066376.jpg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药科大学苏志桂教授、涂家生教授和姜雷研究员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平台(siTTENPs),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该平台由阳离子树状脂肽、PLGA聚合物、靶向脂质和治疗性核酸组成,能够靶向递送至病变巨噬细胞,实现特异性TRPM2基因敲低以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并通过环糊精增强胆固醇外流。体内外实验表明,该平台显著提高了靶向效率和胆固醇代谢调节能力,有效降低了主动脉斑块负荷,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潜力。该文章于2025年6月27日以Lesional Macrophage-Targeted Nanomedicine Regulating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2502581)。


图1.jpg

图1 siTTENPssiTRPM2靶向及外排增强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图解。A)siTTENPs的关键成分。B) siTTENPs的制备工艺。C) siTTENP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综合治疗策略。i:靶向病变巨噬细胞。ii:抑制oxLDL的摄取和泡沫细胞的形成。iii: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的外排。iv: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1) siTTENPs的制备与表征

合成阳离子树状脂肽G2K以增强siRNA稳定性,促进细胞摄取和内质网释放(图S1、S2)。S2P肽通过马来酰亚胺化学连接到DSPE-PEG2000-Mal用于靶向(图S3),β-环糊精通过酰胺化反应连接到DSPE-PEG2000-NHS用于增强胆固醇外流(图S4)。正交实验优化了纳米粒配方,确定siTTENPs的摩尔比为DSPE-PEG-S2P:DSPE-PEG-β-CD:G2K:PLGA = 18:18:26:10(图2B、C、D)。siTNPs、siTTNPs、siTENPs和siTTENPs的粒径分别为185 ± 5.0 nm、161 ± 6.0 nm、162 ± 5.0 nm和130 ± 4.0 nm,zeta电位接近中性,结构呈球形且均匀(图2E、F、G、H)。在N/P比为20时,siTTENPs对siTRPM2的包封效率最高(图S5),且在含25%血清的溶液中孵育12小时后仍具有抗核酸酶降解能力,而游离siRNA在3小时内完全降解(图S6)。在PBS或10% FBS溶液中孵育72小时后,siTTENPs粒径无显著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图2I、J)。


图2.jpg

图2 siTTENPs的制剂筛选与表征A) siTTENPs的关键组分及正交筛选。B) siTTENPs的正交筛选矩阵。C) 使用正交筛选软件,以四种组分设计九种制剂的摩尔比。D) 体外评估九种制剂的基因转染效率,并以此作为筛选标准,使用该软件确定最佳制剂。siTNPs、siTTNPs、siTENPs和siTTENPs的表征: E )粒径, F )多分散指数 (PDI),G) zeta电位,H)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图像(比例尺:100 nm)。siTTENP 在 PBS 和 10% FBS 中的稳定性:I) 粒度,J) PDI(n = 3,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D;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 Tukey 事后检验)

2)siNTENPs的细胞摄取和内化

研究通过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拟病变巨噬细胞环境,评估了不同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内质网逃逸能力。CLSM(图3B)和流式细胞术(图3C)结果显示,靶向修饰的siNTNPs和siNTENPs细胞摄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iNNPs和siNENPs),且在病变巨噬细胞中表现出更高的摄取能力(图S7)。摄取机制研究(图S8)表明,siNTENPs通过洞穴体和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且依赖能量。内质网逃逸实验(图3D)显示,siNTNPs和siNTENPs在细胞摄取3小时后与溶酶体共定位,6小时后成功逃逸至细胞质,其中siNTENPs的逃逸效率最高(图S9)。此外,MTT实验(附录图S10)表明,siTTENPs在高浓度下对病变巨噬细胞的毒性较低,细胞活性保持在80%以上。


图3.jpg

图3 siN TENPs的体外细胞摄取和内化。A)实验流程: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CLSM) 评估siNTENPs 的细胞摄取。B)siNTENPs 处理 RAW264.7 细胞 4 小时后的 CLSM 图像。siNTENPs 为绿色(用 FITC 标记) ,细胞核为蓝色(用 Hoechst 标记)。siNTENPs的浓度为 2.4 µg mL−1 (比例尺:10 µm)。C)siNTENPs 处理 4 和 8 小时后对 RAW264.7 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siNTENPs的剂量为 2.4 µg mL−1。 D) 分析了用siNTENPs 处理 3 和 6小时的RAW264.7 细胞的 CLSM 图像,以监测细胞内化情况

(3)siTTENPs调节胆固醇稳态的体外研究

β-CD可增强胆固醇溶解和外流。本研究合成DSPE-PEG-β-CD构建siNTENPs。实验中,用LPS和NBD-胆固醇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再与不同制剂共孵育。CLSM(图4A)显示,含DSPE-PEG-β-CD的siNENPs和siNTENPs组在2小时时绿色荧光显著降低,表明胆固醇外流增强;流式细胞术(图4B)显示siNTENPs组4小时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降低约50%。ELISA(图4C、D)显示siTTENPs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分泌。油红O染色(图4E、F)显示siTTENPs组细胞内脂质积累显著减少,吸光值最低。Western blot(图4H、I)显示,siTTENPs显著下调TRPM2和CD36蛋白表达,抑制TRPM2-CD36炎症轴。下游蛋白pFyn和pJNK表达趋势与TRPM2和CD36一致(图4J、K)。结果表明,siTTENPs通过抑制TRPM2-CD36轴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并通过β-CD增强胆固醇外流,调节脂质稳态,有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策略。


图4.jpg

图4 siNTENPs调节巨噬细胞脂质稳态。(a)CLSM图像显示RAW264.7细胞经β-CD或siNTENPs处理2小时和4小时后的胆固醇(绿色,NBD标记)和细胞核(蓝色,DAPI标记)分布(比例尺:20 µm);(b)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内胆固醇水平;(c)和(d)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e)和(f)油红O染色观察siTTENPs处理36小时后泡沫细胞内脂滴(比例尺:50 µm)及定量分析;(g)小鼠主动脉细胞中TRPM2表达的t-SNE图;(h)Western blot检测泡沫细胞中TRPM2/CD36轴蛋白表达;(i)Western blot检测泡沫细胞中TRPM2和CD36蛋白表达及定量分析;(j)和(k)Western blot检测泡沫细胞中下游蛋白pFyn和pJNK表达及定量分析(n=3,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接Tukey事后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ns表示无显著差异)

(4)siTTENPs 治疗通过靶向主动脉血管改善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ApoE/鼠高脂饮食8周后静脉注射siTTENPs 3周,主动脉油红O染色(图5A)显示,生理盐水组斑块显著多于其他组,siTTENPs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少(附录图S12),斑块负荷较生理盐水组降低3.8倍(图5H)。血清脂质分析显示,siTTENPs组TC、LDL-C和TG显著降低,HDL-C显著增加(图5C、F)。ELISA检测显示,siTTENPs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图5I、J)。这些结果表明,siTTENPs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促进胆固醇外流,协同促进斑块消退。


进一步研究siNTENPs的体内靶向能力,WT小鼠和ApoE/小鼠高脂饮食后静脉注射Cy5.5标记的siNTENPs。成像结果显示,siNTENPs在WT小鼠主动脉中无显著荧光,而在ApoE/小鼠主动脉中荧光显著(图5K)。定量分析显示,注射后4小时,siNTENPs组荧光强度约为siNENPs组的3.5倍(图5G),表明siNTENPs可快速靶向并积累于主动脉斑块区域,12小时后部分代谢。综上,siTTENPs通过靶向主动脉斑块,实现斑块消退、改善血脂和调节炎症环境,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新策略。


图5.jpg

图5 siTTTENPs通过靶向主动脉血管改善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a)体内实验示意图:小鼠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5组(n=6),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siTNPs、siTTNPs、siTENPs和siTTENPs(siTRPM2剂量为3 mg/kg);(b)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整体情况及血脂分析:(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总胆固醇(TC)、(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f)甘油三酯(TG);(g)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定量分析;(h)小鼠斑块面积统计分析(n=6);(i)和(j)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k)8周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ApoE/(高脂饮食)小鼠静脉注射1.6 mg/kg的Cy5.5标记的siNENPs和siNTENPs后进行主动脉成像(siN:Cy5.5标记的siNC)(n=3,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接Tukey事后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ns表示无显著差异)

(5)siTTENPs通过下调体内CD 36积极促进巨噬细胞脂质沉积

为深入探究siTTENPs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具体机制,对主动脉根部进行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分析。偏振光下观察主动脉根部胆固醇晶体,与生理盐水组相比,siTNPs、siTTNPs和siTENPs组膜更厚、晶体更多,而siTTENPs组膜更薄、晶体更少(图6A)。图像分析显示,siTNPs、siTTNPs和siTENPs组晶体面积均有所减少,但siTTENPs组晶体面积最小,不到5%(图6B)。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siTTENPs和siTTNPs组CD36阳性表达显著降低,siTTENPs组CD36阳性表达最低,平均值为2%(图6C)。CD68/DAPI荧光比值分析显示,siTTENPs和siTTNPs组促炎巨噬细胞显著减少,siTTENPs组比值最低,平均为0.2(图6D、E);而siTTENPs组抗炎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DAPI荧光比值最高,平均值为1.0(图6F、G)。此外,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分析研究主动脉根部斑块的坏死核心和斑块不稳定性,siTTENPs和siTTNPs组坏死核心面积和MMP-9阳性表达显著减少,siTTENPs组最低,分别为17.8%和2%(图6H、I、J)。综上,siTTENPs通过环糊精的胆固醇溶解作用和下调CD36表达,促进胆固醇外流、减少泡沫细胞形成,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图6.jpg

图6 siTTENPs通过下调CD36减少巨噬细胞脂质沉积。(a)小鼠心脏组织切片中胆固醇晶体和CD36的免疫染色图像(比例尺:300 µm、500 µm);(b)胆固醇晶体的定量分析;(c)CD36+细胞的定量分析;(d)CD68的免疫染色图像(比例尺:200 µm);(e)CD68/DAPI荧光强度比值的定量分析;(f)CD206的免疫染色图像(比例尺:200 µm);(g)CD206/DAPI荧光强度比值的定量分析;(h)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免疫染色图像(比例尺:500 µm);(i)坏死核心的定量分析;(j)MMP-9+面积的定量分析(n=3,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接Tukey事后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ns表示无显著差异)

(6)siTTENPs体内安全性评价及生物分布

研究评估了siTTENPs的体内安全性。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小鼠体重无显著变化(图S13)。溶血率低于5%,表明溶血活性低(图7A)。成像显示siTTENPs主要在肝脏和肾脏积累(图7B),荧光强度分析表明肝脏最高,其次是肾脏(图7C、G)。CBC检测显示,siTTENPs组与对照组在血液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图S14)。血清生化检测显示,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图7D–J)。H&E染色显示,siTTENPs组的肝肾组织外观正常,心、脾、肺组织细胞形态也正常(图7K及图S15)。综上,siTTENPs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和低毒性。


图7.jpg

图7 siTTENPs的体内安全性评价及生物分布。(a)siTTENPs溶血率,阳性对照(PC):水,阴性对照(NC):生理盐水;(b)Cy5.5标记的siNCs的生物分布;(c、g)器官中Cy5.5荧光强度的定量分析:(c)4小时和(g)12小时;(d–f)通过(d)AST、(e)ALT和(f)ALP水平评估肝功能指标;(h–j)通过(h)BUN、(i)UREA和(j)UA水平评估肾功能指标;(k)肝脏和脾脏组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代表性图像(比例尺:250 µm)(n=3,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接Tukey事后检验,*p < 0.05,**p < 0.01,***p < 0.001;ns表示无显著差异)

 研究小结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纳米平台siTTENPs,它可以有效调节泡沫细胞的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siTTENPs通过RNA干扰重建胆固醇稳态并增强胆固醇外排。纳米尺寸和S2P肽修饰赋予其对病变巨噬细胞的特异性靶向能力。TRPM2的调节与oxLDL摄取减少相关,而β-环糊精则促进胆固醇清除。该递送平台的协同效应显示出卓越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此外,siTTENPs在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总而言之,本研究阐明了一种利用纳米平台纠正胆固醇水平失衡的新策略,并对其基本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上一页:IF:26.8《AM》国立清华宋信文:先天免疫引导的巨噬细胞归巢纳米平台用于口腔肿瘤免疫治疗和临床前模型中的实时深层组织成像
下一页:IF:14.3 《AS》中南大学开天瀚:具有多响应和ROS清除特性的智能导电水凝胶用于糖尿病伤口感染预防和抗炎治疗

科研咨询+技术服务
公司专业提供从技术咨询、方案制定、实验实施,到结果分析、报告总结等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

医学实验服务
公司为客户提供医学科研的研究实施服务。公司拥有六大技术服务平台——疾病动物模型服务平台、医学分子...

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创赛生物 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让人类生活得更健康和更美好

联系我们

广州创赛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掬泉路3号国际企业孵化器A区702
电话:
020-3202 9909

手机:180 2452 3356

产品中心

扫码关注

1704848311194088584.jpg      1744178484532037199.jpg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