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持续攀升,呈现出显著的年度增长态势,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基金资助率的逐年下滑,这一变化使得科研领域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进入2024年,由于原先实行的面上项目“连续两年未获资助则暂停一年申请”的政策被取消,本年度项目申请量急剧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增幅惊人。这一变化无疑再次加剧了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压力,使得科研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自然的变革迫在眉睫。
一、变革举措之面面观
(一)政策调整多维度
1、取消面上项目 “申二停一” 限制,申请量剧增,竞争加剧。
2024 年取消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这一举措使得更多科研人员有机会持续参与申请。正如数据所示,2022 年医学部申请项目总数 33976 项,资助率 13.79%,未获得资助 29291 项;2021 年医学部面上申请总数为 32889 项,资助率依然是 13.79%,未获得资助 28355 项。假设 2022 年中标的 4534 人全都是 2021 年未中标申请人,那么 23670 项的申请人都要在 2023 年暂停申请。而取消该限制后,申请人数稳定增长,竞争愈发激烈。
2、推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B 类,为青年科研人员设立专属赛道。
从 2024 年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分为 A 类和 B 类两个亚类,B 类项目专门资助最高年龄不超过 55 周岁、平均年龄不超过 50 周岁的年轻科研团队。这一举措给予年轻科学家更多挑大梁、担重任的机会,推动其早日脱颖而出。例如,32 所高校获批立项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中,就有专门为年轻科研团队设立的 B 类项目,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注入新活力。
3、优化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简化为 “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 和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
2024 年,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由 4 类变为 2 类,明确了 “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 和 “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 的内涵。这使得申请人在选题时更加明确方向,有利于提高项目申请的质量和针对性。
4、放宽女性申请 “杰青” 年龄限制,试点推进临床医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
从 2024 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 45 周岁放宽至 48 周岁,为广大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申请资助机会,为培养造就更多女性科技领军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国自然首次设立了 “杰青” 项目临床医学赛道,旨在促进临床医学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二)资助力度待提升
当前青年基金与面上项目面临着资助困境。从 2019 年至 2023 年间的数据分析来看,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和资助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若假设 2024 年的资助强度保持在约 49 万元,并且直接资助费用与 2023 年保持不变,那么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在今年可能会下降至大约 11.5%。资助率的降低与资助经费的减少,给青年科研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
加大青年和面上项目资助力度迫在眉睫。202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价报告就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应继续加强对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的支持,尤其是适当增加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并提高其在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中的比重。面对申请数量逐年大幅增加,而资助率却逐年下降的现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未来的资助政策中,应当进一步提升对青年和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尤其是在资金分配上要给予更多的倾斜,以缓解科研竞争压力,激发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二、2025 年为何关键
(一)政策利好叠加
众多改革举措在 2025 年有望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释放出巨大的科研活力。
1.资助规模持续增长。国自然资助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以 2023 年为例,国自然资助了 48,785 项科研项目,相比 2022 年增加了 468 项,比 2021 年增加了 3,104 项。按照这一趋势,2025 年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加。
2.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国自然对新手医生和资深科研人员的支持政策,以及 “临床科学” 新赛道的设立,将促进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研究能力提升。例如,通过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B 类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专属赛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为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3.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独立赛道等新举措,为不同年龄段和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提供了更多机会,推动科研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放宽女性申请 “杰青” 年龄限制,吸引更多女性科研人员参与,丰富了科研领域的研究视角。
4.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杰青项目等的支持力度加大,将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如设立 “杰青” 项目临床医学赛道,促进临床医学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二)机会与挑战并存
青年项目在 2025 年机遇显著。青年项目旨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发挥青年学者优势,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青年项目是立项数量最多的,上会淘汰率较低的项目,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快速积累科研经验、形成稳定研究方向的机会。
然而,申报量的上涨也导致竞争激烈。2024 年国自然的申报量是去年的两倍,2025 年政策放宽可能会使申报量持续上涨甚至远超 2 倍。在这样的背景下,申报者必须用心选题,侧重精力去打磨本子。选题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背景和学科发展趋势,具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与自己的长期研究方向和兴趣相契合,注意选题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以问题为导向而非技术为导向。同时,要找准研究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表达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挖掘并呈现 2 - 3 个创新点,通过详细的论证和数据来支撑,持续打磨与优化申报书,注意排版与细节,确保申报书的质量。只有这样,申报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科研咨询+技术服务
|
医学实验服务
|
![]() |
创赛生物 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
扫码关注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
|